记上周末折腾 KVM 搭建好环境以后,这周终于有时间尝试创建虚拟机试试,我用的系统是ubuntu-16.04-server-amd64
,所以安装途中的坑都以这个为准。
之前一直在用 ovs-vsctl 工具控制 Open vSwitch,决定使用专门的控制器,趁机学习下openflow协议细节,辗转了POX,Floodlight,OpenDaylight等多个控制器之后,发现还是喜欢Python语言的控制器ryu。
ryu是日本NTT公司推出的SDN控制器框架,它基于Python开发,模块清晰,可扩展性好,逐步取代了早期的NOX,支持OpenFlow 1.0到1.5版本,也支持Netconf,OF-CONIFG等其他南向协议,提供了丰富的组件,便于开发者构建SDN应用。
SimpleMonitor13,SimpleSwitchRest13 两个类都继承自 SimpleSwitch13,分别扩展了流量监控和北向 RESTful API 功能,这篇以实验+源码剖析的方式简单总结下。
Open vSwitch 是一个多层虚拟交换机,可以很好地实现交换机的功能。
这本书重点讲如何用 Python 编写一个大型工程代码的,如何运用软件工程的思维,特别值得需要进阶的初学者阅读,涉及的一些规范到很少在其他书里提到,在这里简单总结下。
决定了,每年这里写一篇年末杂记,可以以三年或五年为周期,回头来观察 diff,看这个迭代过程,应该蛮有意思的。
WebDAV,全称是Web-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基于Web的分布式编写和版本控制(WebDAV),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扩展,有利于用户间协同编辑和管理存储在万维网服务器文档,有利于将各种平台产生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简直是效率提升神器。
Dockerfile 是一个文本文件,其内包含了一条条的指令(Instruction),每一条指令构建一层,因此每一条指令的内容,就是描述该层应当如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