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7 AI领域精选文章:从技术突破到创业策略的全面解析
⼤家好,Weekly Gradient第 57 期已送达,本期内容涵盖了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包括技术突破、创业策略、多模态能力的发展、AI编程的实践、情感支持的探索、金融交易的创新、代码优化的技巧、提示工程的应用、上下文工程的重要性以及AI风险的讨论。
✉️ 免费订阅更新
订阅我的免费通讯,第一时间获取生成式 AI 领域优质内容
我承诺保护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您可以随时取消订阅。
AI 商业化
聚焦AI行业的商业化路径、市场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创新,包含投资趋势、GTM策略、SaaS转型等商业分析
1.Build and Host AI-Powered Apps with Claude - No Deployment Needed(Anthropic News)
Anthropic 的新功能让构建和分享 AI 应用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通过 Claude 的“构件”功能,开发者现在可以在同一个界面内完成从构建到托管再到分享的全过程,无需担心传统部署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更棒的是,当最终用户与这些应用互动时,API 的使用成本会计入他们的订阅,而不是开发者的,这大大降低了分享应用的门槛。开发者还能直接查看和修改 Claude 生成的代码,这意味着更快的迭代和更灵活的定制。从游戏到学习工具,再到数据分析应用,Claude 正在展示其作为多功能平台的潜力。虽然目前还处于 Beta 阶段,存在一些限制,但这无疑是 AI 应用开发和分享方式的一大进步。
2.「势能」是 AI 产品的护城河 | a16z 最新发文(十字路口Crossing)
a16z的最新文章揭示了在AI产品领域,传统的竞争壁垒正在失效,速度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势能’成为了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通过六种创新的营销策略,比如将黑客松变成一场吸引眼球的表演、进行大胆的社交实验、与其他AI产品联手发布等,AI创业公司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产品快速获得用户关注,还能维持增长的动力。对于那些在AI商业化道路上探索的创业者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思路和方法。
3.GTM in The Age of AI: The Top 10 Learnings from ICONIQ’s 2025 B2B SaaS Report(SaaStr)
ICONIQ的2025年B2B SaaS报告揭示了AI如何重塑市场进入策略,AI原生公司在转化率和销售效率上大幅领先传统SaaS,尤其是在ARR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中,转化率高出24个百分点。报告还指出,AI的应用让GTM团队变得更精简,特别是在年收入低于2500万美元的公司中,团队规模减少了38%。混合定价模式成为AI原生公司的新趋势,超过三分之一采用这种模式以更好地反映价值。高增长公司计划将AI支出平均增加94%,用于潜在客户开发和内容创作等GTM用例,显示出对AI战略的坚定承诺。
4.#151. AI 的下一个十年:Greg Brockman 谈 OpenAI 的能源瓶颈、数据墙与产品哲学(跨国串门儿计划)
OpenAI 联合创始人 Greg Brockman 在最新访谈中分享了公司如何从非传统路径成长为 AI 领域的领导者。他提到,通过 Dota 2 项目验证了规模化假设的潜力,这种“先有技术再找问题”的模式为 OpenAI 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访谈还深入探讨了 AI 技术面临的能源和数据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新技术和范式转换来应对。Greg 预测,AI 将在个性化交互、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编程领域,AI 将从辅助工具进化为“同事”甚至“管理者”。这次访谈不仅展示了 OpenAI 的技术和产品哲学,也为 AI 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AI 产品设计
探索AI原生产品的设计范式与用户体验革新,强调产品哲学、交互模式、Agent设计等
1.我们在极速建站的 AI Agent 里,获得了「瞬间成就感」(十字路口Crossing)
Readdy 这款 AI 建站工具简直是为那些渴望快速将商业想法落地的创业者量身定做的。它能在短短一分钟内生成网站框架,而且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Readdy 生成的网站不仅速度快,设计质量也高,界面美观且风格一致,完全能满足用户对专业形象的期待。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比如极限运动宣传网站和舞蹈订票系统,我们可以看到 Readdy 如何帮助用户快速验证商业想法,这种‘瞬间成就感’无疑会激发用户的分享欲望,为产品带来自然传播。
2.Create AI-Powered Apps with Claude Artifacts - No Coding Required(Anthropic News)
Anthropic 的 Claude Artifacts 功能升级了,现在任何人都能通过简单的对话创建和管理交互式 AI 应用,完全不需要编程背景。这意味着,只要你能描述出你的想法,Claude 就能帮你把它变成一个实用的工具、游戏或者应用。这次更新不仅让应用创建变得更加互动和动态,比如可以生成动态抽认卡,还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空间来方便用户管理和发现他们的创作。更棒的是,你可以轻松分享你的作品,让其他人也能体验和使用。无论你是 Free、Pro 还是 Max 用户,这个功能都能让你的创意快速变成现实,真正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
3.Vol.58|罗永浩「归来」:AI 时代创业,要怎么「撒点野」?(开始连接LinkStart)
罗永浩和他的朋友们在最新一期的播客中,深入探讨了AI时代创业的那些事儿。从AR眼镜的研发波折到即将面世的纯软件AI产品,老罗不吝分享了自己的坎坷与期待。嘉宾们一致认为,AI的真正价值在于解放人类,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而不是仅仅盯着效率不放。他们还聊到了人机交互设计在未来几年依然关键,大公司的迟缓反应给创业公司留下了宝贵的机会窗口,以及如何通过非聊天式的互动与用户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这场对话充满了对AI产品设计的深刻洞察和实用建议,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对AI感兴趣,都不容错过。
4.#156. 硅谷产品大神 Peter Deng:从 0 到 1 打造数十亿用户产品的核心心法(跨国串门儿计划)
这期播客真是干货满满,Peter Deng,这位在OpenAI、Instagram、Uber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担任过产品高管的硅谷产品大神,分享了从零到一再到规模化打造数十亿用户产品的核心心法。他提到在Uber学到的一个反直觉教训:产品本身其实没那么重要,用户真正消费的是整体体验。还揭示了伟大科技公司成功的秘密:往往是通过有效应用现有技术,而非纯技术突破。规模化阶段,建立系统性思维和增长团队至关重要。Peter还独创了五种产品经理类型框架,分享了招聘互补型人才和重视成长型思维的秘诀。对于AI如何颠覆教育,他提出了独到见解,认为未来提问能力和高阶抽象思维将变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是技术从业者或对产品设计感兴趣,这期内容绝对值得一听。
5.人们如何使用 Claude 寻求支持、建议和陪伴(宝玉的分享)
Anthropic 公司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用户如何将 Claude AI 用于情感支持、建议和陪伴,这一发现让我们对 AI 在情感支持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尽管情感化对话仅占 2.9%,但它们展现了 AI 在提供人际关系建议和指导方面的潜力。用户向 Claude 寻求帮助的话题范围广泛,从职业发展到深奥的存在主义问题,Claude 在处理这些请求时展现了其谨慎和安全的边界设置,尤其是在保护用户福祉方面。有趣的是,随着对话的深入,用户的情绪表达趋于积极,这显示了 Claude 在避免强化负面情绪模式方面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提醒我们 AI 情感支持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情感依赖问题,Claude 通过明确保持 AI 助手边界和与心理健康机构的合作来应对这些挑战。
AI 工程实践
涵盖AI系统技术实现与场景化开发的全流程,包含工程架构、工具链实践、提示工程等核心技术环节
1.极致优化 Android 平台 APK 的大小(腾讯技术工程)
如果你正在为Android应用的APK体积过大而头疼,这篇深入探讨如何极致优化APK大小的文章绝对值得一读。从代码体积优化到资源裁剪,文章详细介绍了多种策略,比如禁用不必要模块、启用LTO、剔除导出符号等,特别提到了重定位表压缩技术在不同SDK版本上的显著效果。更令人兴奋的是,通过这些优化,不仅APK大小从惊人的1.23G大幅降至130M,运行时内存占用也减少了数十M。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开发者来说,这些优化策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2.腾讯一念 LLM 新版本发布:硬刚核心调度,满血版 DeepSeek 推理吞吐提升 48%(腾讯技术工程)
腾讯一念LLM 0.6.0版本的发布,带来了对DeepSeek-R1模型推理性能的显著提升,特别是在H20等硬件上的表现。通过自研的调度和定制化功能,以及引入支持multi-batch的流水线并行(PP)分布式推理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跨机通讯量,还提升了运营的灵活性和硬件的容忍度。这一版本的亮点在于其MultiBatch自回归流程、batch动态负载均衡和layer offload机制的设计,有效解决了PP在LLM自回归推理中的效率问题。实测数据显示,一念LLM的推理吞吐达到了9084 tokens/s,比同期其他开源框架高出48%,这无疑为AI工程实践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3.Introducing Gemma 3n: The developer guide(Simon Willison’s Weblog)
谷歌最新推出的Gemma 3n开源权重模型,以其支持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多模态输入能力,为开发者打开了跨模态智能应用的大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创新的内存优化技术,Gemma 3n的E2B和E4B版本在仅需2GB和3GB内存的情况下,就能实现与传统2B/4B模型相媲美的性能,这对于终端设备部署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与AMD、Hugging Face和NVIDIA等合作伙伴的深度整合,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Ollama和mlx-vlm等工具快速上手,开箱即用。不过,虽然在实际演示中,模型在SVG图像生成和音频转写方面表现亮眼,但在图像描述准确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4.Top 5 BrightData Alternatives for Web Scraping in 2025(FireCrawl Blog)
2025年,网页抓取工具的世界已经大变样,从依赖复杂的代理服务器转向了更简洁高效的API优先模式。这篇文章带你深入探索五大亮数据替代方案:Firecrawl、Scrapfly、Apify、ScraperAPI和Oxylabs,每个工具都有其独到之处。Firecrawl凭借AI技术,让数据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智能;Scrapfly则以其惊人的反爬绕过能力,让你轻松应对最棘手的网站;Apify的预制爬虫市场,让开发成本大幅降低;ScraperAPI简化了基础抓取流程;而Oxylabs则以其企业级的合规服务,赢得了金融和医疗等敏感行业的青睐。无论你是数据科学家、开发者还是企业决策者,这篇文章都能帮你找到最适合你需求的工具。
5.Gemini CLI(Simon Willison’s Weblog)
谷歌新推出的Gemini CLI正迅速成为开发者的新宠,这款工具不仅将终端代理这一概念推向了AI应用的前沿,还以其开源的特性和Gemini 2.5 Pro的100万token上下文支持,为处理复杂任务提供了强大后盾。不同于Claude Code,Gemini CLI采用了Apache 2许可证,这一点与OpenAI Codex相似,为开发者社区带来了更多的透明度和协作机会。文章中,Simon Willison分享了他的使用体验,特别强调了Gemini CLI在文件操作和命令执行上的智能表现。更令人兴奋的是,谷歌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免费套餐,每分钟60个请求,每天1000个,使用Gemini 2.5 Pro,这无疑为开发者探索AI功能打开了方便之门。不过,免费套餐的数据使用条款也值得开发者留意。
6.Seed1.6 系列模型技术介绍(字节跳动Seed)
字节跳动 Seed 团队推出的 Seed1.6 系列通用模型,不仅在预训练阶段创新性地融合了多模态能力,还支持高达 256K 的超长上下文处理,这大大提升了模型的基础理解力。更令人兴奋的是,通过引入 Adaptive CoT 动态思考技术,模型现在能根据问题难度自适应调整思考深度,既保证了推理效果,又显著提升了效率。Seed1.6 系列在高考和 JEE Advanced 等泛化测试中的卓越表现,尤其是在文科和数学上的出色成绩,充分证明了其在处理复杂、新颖问题上的强大能力。现在,这个强大的模型已经通过火山引擎对外开放 API 调用,为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
7.Phoenix.new is Fly’s entry into the prompt-driven app development space(Simon Willison’s Weblog)
Fly.io 的新产品 Phoenix.new 正在改变我们构建 Web 应用的方式。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AI 代理就能帮你生成、测试并迭代 Phoenix 应用程序,大大降低了 Elixir/Phoenix 技术栈的学习门槛。最酷的是,你可以在一个交互式的开发沙箱中实时看到应用的变化,甚至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测试。完成后,整个项目可以通过 Git 克隆到本地,方便进一步定制。虽然现在主要支持 Phoenix,但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其他框架。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新机会。
8.The rise of “context engineering”(LangChain Blog)
最近有个概念挺火的,叫做‘上下文工程’,它讲的是怎么构建一套动态系统,确保大型语言模型(LLM)能拿到它需要的所有信息和工具,而且是以它能理解的方式。这可不是小事,因为很多时候模型表现不佳,不是因为模型本身不行,而是给它的上下文不够或者格式不对。文章里还特别提到,上下文工程比我们之前常说的提示工程范围更广,它包括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如果你在搞AI代理系统,或者对怎么让LLM更可靠感兴趣,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9.小模型,大用途!用于结构化输出的小型语言模型(魔搭ModelScope社区)
听说过那个能把复杂文本变成整洁JSON的小模型吗?Osmosis-Structure-0.6B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存在,别看它只有0.6B的参数,专注于结构化输出的能力可是经过特别训练的。通过强化学习这一招,它能在海量的JSON和自然语言配对中精准捕捉键值对,让输出的结构既准确又规范。更厉害的是,当它和其他模型搭档时,在Math DAPO和AIME这些数学推理测试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提升。对于开发者来说,好消息是文章里还详细介绍了怎么从ModelScope下载这个模型,以及用SGLang和Ollama来玩转它,代码示例都准备好了,就差你来试试了。
10.大语言模型高考数学拿高分靠强化学习,那文科考高分得靠什么?(宝玉的分享)
你有没有想过,大语言模型在文科高考中拿高分,靠的是什么?这篇文章揭开了这个谜底。不同于理科,文科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强化学习在这里行不通。文章通过豆包 1.6 系列在高考文科全科试卷中取得 683 分高分的案例,揭示了四大成功要素:高质量人文领域语料的高比例训练数据、思维链技术帮助模型进行多步推理、长上下文窗口让模型能一次性处理完整材料、多模态能力直接处理图表信息。这些技术不仅让模型在文科高考中表现出色,也为理解大语言模型在文科领域的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11.构建 AI 智能体的经验分享(宝玉的分享)
cubic 团队在开发 AI 代码审查智能体的路上踩了不少坑,但也收获满满。他们一开始设计的单一智能体架构问题多多,误报率高得吓人,开发者反馈说 AI 的评论又多又吵,大部分还没啥用。经过三次大改,团队引入了强制推理日志、精简了工具链,还搞出了一堆专职微型智能体,比如专门管规划、安全、重复代码的那些小家伙。结果?误报率直接降了 51%,开发者们的信任度蹭蹭往上涨,每个 PR 的评论数量也砍半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让 AI 的推理过程透明化、工具链别太杂、还有专职的小智能体们各司其职,才是王道。
12.程序员的提示工程实战手册(宝玉的分享)
如果你还在为AI编程助手给出的泛泛回复而头疼,那这份实战手册就是你的救星。它揭示了提示工程如何成为提升AI输出质量的关键,教你通过提供丰富上下文、明确目标等基础原则,让AI更懂你的需求。更棒的是,手册还详细拆解了代码调试、重构和新功能实现等场景下的具体提示技巧,通过对比案例让你一目了然。无论你是想提高编程效率,还是追求代码质量,这里都有你需要的实用模板和指导。
13.先设计再写代码,还是先实现再重构?AI 编程让这种选择变的简单(宝玉的分享)
在传统软件开发中,面对’先设计后编码’还是’先实现再重构’的选择,开发者常常陷入两难。但现在,AI 编程的出现让这一选择变得简单多了。通过快速生成和调整代码,AI 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让基于不确定性的快速迭代成为可能。提示词在这里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像是一种轻量级的设计文档,让开发者能更专注于系统整体设计。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源码管理、代码审查和测试,确保每一次迭代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来说,适应这种新模式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无疑,AI 编程正在开启软件开发的新篇章。
其他
行业前沿与开源生态,整合行业深度洞察与开源技术动态的复合型主题,技术哲学、AGI讨论、领袖观点
1.#158. 硅谷传奇投资人 Peter Thiel:停滞、川普、AI 与“敌基督”(跨国串门儿计划)
彼得·蒂尔,这位硅谷的传奇投资人,在最近的访谈中分享了他对当前技术发展停滞的深刻见解。他认为,除了数字技术,我们在物理世界的进步自1970年代以来几乎停滞不前,背后是思想的枯竭、体制的退化以及对风险的过度规避。蒂尔支持特朗普,视之为打破政治僵局的‘风险投资’,而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则既乐观又谨慎,认为AI虽重要,但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新的挑战。最引人深思的是他对‘敌基督’的现代解读,警告我们真正的威胁可能来自于利用科技恐惧建立的全球集权统治。蒂尔的这些观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对抗停滞和潜在集权时,思考人类行动和自由意志重要性的新视角。
2.太多人误解了「苦涩的教训」(宝玉的分享)
Rich Sutton的「苦涩的教训」被很多人误解了,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它告诉我们,长远来看,那些能最大化利用计算资源的方法总会超越依赖人类知识的策略。别被短期成效迷惑,国际象棋和围棋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更让人深思的是,组织文化的固化可能成为技术进步的绊脚石,而提升通用能力,才是推动长期发展的关键。
3.#153. 人工智能教父 Geoffrey Hinton:AI 的真实风险与人类的未来(跨国串门儿计划)
这期播客带我们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教父Geoffrey Hinton的见解,他从一个AI乐观派转变为现在的主要风险警示者。Hinton博士详细讨论了超级智能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以及AI在短期内可能被滥用的方式,比如网络攻击和操纵选举。他还预测了AI对就业市场的巨大冲击,建议人们考虑那些AI难以替代的职业。此外,Hinton博士探讨了AI数字智能的独特优势,如高效学习和不朽性,并强调了全球社会需要加大对AI安全研究的投入和加强对科技公司的监管,以避免可能的灾难性后果。
4.Sam Altman 最新给 AI 时代创始人的七堂课 | 附原访谈全文+视频(Web3天空之城)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在 YC 创业学院峰会上分享了他对 AI 时代创业的深刻见解。他提到,现在是 AI 创业的黄金时期,初创公司可以通过快速迭代和低成本优势在大公司的阴影下找到自己的位置。Altman 强调了拥有宏大愿景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他还预测了 AI 的未来形态,认为个性化 AI 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界面将变得更加无缝和自然。技术方面,GPT-5 将融合多模态和深度推理能力,而 AI 与机器人的结合将开启物理世界自动化的新时代。对于创业者,Altman 建议不要复制基础模型,而是利用现有平台构建独特产品。在招聘上,他提倡看重候选人的成长潜力而非过去的成就。最后,他分享了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强调了保持长期信念和韧性的重要性,以及 AI 加速科学发现、实现物质富足的终极愿景。
Vol.57 AI领域精选文章:从技术突破到创业策略的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