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互联网房东,而不是租客:拥有你的数字内容与主权(译)
本篇内容译自《Be A Property Owner And Not A Renter On The Internet》,特别是在 AI 内容泛滥的当下,个人更加需要自己表达的根据地。
时间来到 2025 年。我们自 21 世纪初所熟知的那个互联网形态已不复存在。或者说,不完全是我们以前见过的那个样子了。这并非简单的怀旧情绪作祟 —— 那个由博客、feeds、个人网站和论坛组成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已被少数几个超级集中的巨头所取代。
想找一个关于非常小众主题的活跃社区?它很可能在 Reddit 上。或者你知道吗 —— 也可能在 Discord 上。或者两者皆有。虽然仍有一些人偶尔运营着基于 phpBB 的 VBulletin 论坛,但这已是少数。想买卖东西?你最好的选择是看看 Facebook 的 Marketplace(当然,要通过 Facebook 的 Messenger 来协调购买事宜,而不是邮件或其他方式)。想看一些你喜欢的创作者的视频?要么 YouTube,要么没戏。在这些企业集团的生态系统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注定自然会获得较少的曝光度,并且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其可发现性将极其低下。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互联网”就等同于“Facebook、Instagram 和 Discord”,如果内容不在这些平台上,那它就跟不存在没两样。这种转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进一步探讨。
我还应该在这篇文章开头加上一个免责声明 —— 本文的目标受众是精通技术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接下来要讨论的建议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是行不通的,这没关系。我的目的不是让每一个人都在流行网络之外建立自己的内容,而是鼓励那些犹豫不决且有能力迈出这一步的人,去拥有自己的互联网资产,而不是向那些对你的成功并不关心的人租用空间。
我们身处的现状
现在,这篇博文的目的并非让你停止使用所有“BigCo”(大公司)的服务,也不是要说服你这些公司制造的产品普遍是邪恶或糟糕的。它们不是。能够在任何平台或浏览器上可靠地观看视频是很棒的。我就使用 YouTube,并且在那里发布了不少视频。我也使用 Reddit 与喜欢 Halo 的人们联系,因为没有其他地方有那个社区。有些事情,当有充足的资金和全职员工每天维护大规模基础设施时,确实能做得更好,尤其是在谈论非小众领域时。这意味着默认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会尝试自己去做这些事。他们也不应该这样做。
为自己运行基础设施很难。为他人运行基础设施则指数级地更难。任何论坛版主或管理员都可以证明,海量的垃圾信息、滥用行为以及普遍的不良行为,足以磨垮即便是 .com
时代经验最丰富的老兵。这还只是在谈论托管数万用户的社区。如果规模扩大到几百万,那么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来维持服务器运行(这些东西也很昂贵),或者监控内容以防范任何潜在的有害或不当信息。
对于任何想创建社区的人来说,显而易见,他们应该从一个可以将诸如内容审核和基础设施之类的棘手事务“外包”给专家的地方开始,这些专家拥有内置机制来内部处理所有事情。尤其是当启动资金接近于零美元时。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立场,我绝对理解其中的逻辑。
不仅如此,许多现有的生态系统都建立在网络效应的基础上。一旦你关心的每个人都在 Reddit 上了,你真的会成为唯一不在 Reddit 上的人,并试图为某个特定社区开辟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吗?可能不会,而且吸引人们去那里会困难得多。Reddit 是一站式商店 —— 我可以去那里寻求木工建议,但也可以用同一个账号、在同一个界面下,在本地社区或集邮爱好者社区聊天。你真的会把你想卖掉的冰箱照片发布在你的博客上,并期望一年后有人通过 Google 搜索发现它吗?当然不会 —— 你会去 Facebook Marketplace 或 Craigslist,几天内就能卖掉。
你,作为用户,会去大多数人所在的地方,因为你追求的是优化解决问题的效率,比如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快速卖掉冰箱,腾出车库空间来放台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 他们不在乎谁或如何维护或运营一个社区或网络,只要那个地方能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当这个目标与公司赚钱的愿望重叠时,你就进入了一个有点像goldilocks zone(宜居带)的区域,但这通常是现代服务中短暂的体验。稍后会详细说明。
了解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自动赦免这些公司的一种随着时间推移悄然向我们袭来的阴险行为 —— 被锁定在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s)里。如果说过去十年向我们展示了什么,那就是许多这样的生态系统在长期内很难将用户的利益放在心上。这一切都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大型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只关心:
- 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持续增长(包括收入和用户参与度)。广告,毫不夸张地说,无处不在。YouTube 正在拼尽全力(链接到 Reddit 的讽刺意味我并未忽略)阻止你,作为用户,屏蔽广告。AI 生成的垃圾内容(AI-generated slop)将进入评论区和描述中 —— 可以说,这些东西没人真正需要,但你还是会得到它们。Facebook 和 Instagram 很快将拥有“AI 用户”(无论那会是什么形式)来帮助“提升参与度”。这些平台并不关心帮助你,作为客户,与家人朋友进行更轻松、更可靠的沟通。他们希望你“参与互动”,从而推高广告收入。
- 将你留在他们的围墙内,几乎不给你离开的机会。Twitter 不在乎你在那篇博文中倾注了心血,并想与你的社区分享。你发布一个链接 —— 你就会被降权。因为这会导致人们真正离开 Twitter去阅读你的想法,而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滚动浏览充斥着广告的信息流。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Instagram 基本上不允许你发布链接?是的。
- 最大化你在生态系统内的注意力和时间。诱导互动的内容(Engagement bait)无处不在,而且互动越多越好!为什么要推广某人的真实想法和作品,而不是推送更多 AI 生成的垃圾内容,让人们生气、沮丧,并更有可能在你的平台上参与互动(AI 垃圾内容的问题会变得更糟,但别担心,它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内容类别”)?
- 像吸尘器一样收集你的数据。你甚至无法在没有账户的情况下浏览社区。想看某人在 Instagram 上的照片流?最好准备好注册,否则只能看到最新的几张照片,还有一个持续弹出的烦人提示框让你登录。想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浏览你一直在寻找的 homelab 设备?运气不好,你需要一个 Facebook 账户才能看到商品列表,即使你不打算购买任何东西(与 Craigslist 对比一下)。想看看某个特定兴趣社区在聊什么?Discord 不允许匿名浏览,所以再次 —— 你需要创建一个账户。一旦你登录,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被清晰地归属到一个账户上。uBlock Origin 和 Pi-hole 在阻止许多侵犯隐私的行为方面做得很好,但它们无法阻止服务器端收集遥测数据,这些数据跟踪你在平台内每个页面上的行为。Facebook 精确地知道你在购买前浏览 Marketplace 花了多长时间,以及根据你的历史记录你住在哪个区域。Reddit 可以根据你浏览的社区判断你的兴趣,并据此定制广告。你的用户画像正在被建立,然后被出售(或“共享”)给无数肆无忌惮的数据掮客。
- 利用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例如,当你向 Instagram 上传一张图片时,你并没有将你创作的所有权转让给 Meta,但你确实授予了他们使用该内容的许可 —— 一种“非排他性、免版税、可转让、可再许可、全球性的许可,以托管、使用、分发、修改、运行、复制、公开表演或展示、翻译和创作您的内容的衍生作品。”真好!你的艺术作品可能会出现在你并未同意的广告中,但你仍然保留版权。或者他们可能会用它来训练他们的 AI,谁知道呢。
围墙花园越发展壮大,用户的利益就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盈利和增长的强烈驱动。那么,既然是用户实际在建立社区,为什么这些公司却不把用户的利益放在心上呢?如果不是平台上的用户,这些平台难道不会一夜之间消失吗?MySpace 和 Digg 对此深有体会。嗯,用现代哲学家 Dave Chappelle 的话来说:
几乎无一例外,不幸的是,你,作为用户,是任何类型社交网络的产品。这不一定是恶意,而只是围墙花园的核心设计原则,并在它们发展壮大时被慷慨地应用。围墙花园通常始于良好的意图,但一旦用户达到临界规模,就会产生强烈的愿望,要确保这些用户留下来并且能够产生投资回报 —— 那些托管费用可不会自己支付。这意味着许多反用户的模式会逐渐出现(虽然不是一下子全部出现),限制用户对体验的控制权,并进而限制其居民的利益。比如,起初带有链接的帖子会被降权。然后,你的内容不再按时间顺序显示给你的关注者,而是由一个黑箱算法决定其展示。接着,“高级”用户会得到推广,而非付费用户则被留在可发现性堆栈的底部。不知不觉中,那个曾给予你受众的如此友好的生态系统开始对你变得充满敌意,除非你付钱或迎合算法起舞(“嘿,把你的缩略图做得更吸引眼球一点来提升互动怎么样?”)。
到了那个时候,其核心目标是为公司服务,而不是为你服务。你已经被套牢了,无法在不失去多年建立起来的网络的情况下离开。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选择。即使看看最近的例子,比如从 Twitter 大规模迁移到 Bluesky,也需要出现一些极其强大的阻力才能发生,而且这种变化将是多么持久仍然不清楚。
早在 2007 年,Jeff Atwood 就写过一篇关于这种现象的好文章。谁能想到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正如形势所需,Cory Doctorow 敏锐地创造了一个捕捉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术语 —— “enshittification”(劣质化)。一个其成功基于持续增长能力的产品,可能始于某种程度上利他的愿景,但它不可避免地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即所有者需要从其用户身上赚钱,而这正是服务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的时候,而且没有办法在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逃离。我们现在基本上在我上面提到的每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处于这个阶段。
我们是租客,而房东则想方设法确保我们不能离开这栋楼,也不能去别处和朋友们闲逛,同时还向我们展示我们应该对强加给我们的限制感到多么高兴。
没什么用的建议
这里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于,即使在我的阐述中,我也是以一个在科技行业工作并喜欢捣鼓技术的人的视角来思考的。我托管自己的博客。我自托管我的数据。我使用静态网站生成器而不是普通的 Wix 或 WordPress 实例。我熟悉终端操作,可以运行 npm run
来查看我的网站在推送到生产环境之前的样子。但我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因为我特别,而是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基础设施、工具、隐私影响,或者他们的内容在没有账户的情况下是否可见。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像下面这样的建议毫无用处:
那当然是托管自己的博客更好啦!还有,顺便把你的 Mastodon 服务器放在 DigitalOcean 的 droplet 里,前面加上 Cloudflare CDN,再运行你自己的 Raspberry Pi 来监控正常运行时间,这样就完美了!哦,别忘了时不时登录 droplet 更新容器,偶尔做个数据库迁移,并确保检查日志是否有入侵。
这就像有人向想要提高隐私保护的人推荐切换到 Linux 一样(顺便说一句,为了你的理智,请跳过 /r/privacy
)。问我为什么用这个比喻。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没有一个不在科技行业工作的人(以及许多在科技行业工作的人)想要处理这些事情。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有一百万件其他事情我们宁愿去做,也不愿搭建自己的基础设施来托管一个每月只有 50 次朋友或家人访问的博客,或者维护一个每月需要付费的 Mastodon 服务器,只为了向几百个关注者发布一些随想。把这些内容作为长文发布在 LinkedIn 上更容易。在 YouTube 上分享视频比自己托管在某个网页上并支付数 GB 大小的 MP4 文件带宽费更容易。
大多数人对于所有东西都存在于他们的 Facebook 账户内完全满意,因为它方便,而且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已经在那里了。告诉每个人去学习 git
和 GitHub Pages 如何工作来托管他们的博客,并不是推动改变的有效方法。但这也不是重点。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目标是从一小群愿意构建自己数字角落的人开始。
我们能做什么
我想强调的重点是,我们不应该在别人的王国里建造自己的城堡。
不要将你的内容的完全控制权交给那些视你为用于增长其自身指标的资源的平台。以下是我为自己设定的一些规则,我希望它们也能帮助你确保自己成为互联网上的资产所有者,而不仅仅是别人大楼里的一个租客。这深受 Chris Zukowski 的博文“不要在别人的王国里建造你的城堡”的启发,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扩展。
以下各项也假设你愿意花一些钱和时间来建立你更持久的在线存在。当然也有免费的选择,但任何免费的东西通常都附带不少条件,可能会让你陷入我上面所反对的同样境地。
1. 在网络上拥有自己的资产
购买一个域名并托管你自己的网站。你使用什么来购买域名或进行托管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它是你的资产。你可以从任何网站构建器开始,托管自己的博客引擎,甚至像我一样使用静态网站生成器。但只要你在互联网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你就开了个好头。你甚至不需要为此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 —— 像 Squarespace 这样的平台极大地简化了这个过程。而这只是其中之一。
域名注册商和网站主机对你的朋友和客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某个时候你的主机提供商决定做些傻事,你可以带着你的网站迁移到别处。域名也可以转移到其他注册商。你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与之相比,把所有鸡蛋都放在 Twitter 这一个篮子里 —— 如果新老板决定把它带向一个你不同意的方向,并且所有人都跑去了 Bluesky,你无法带着你的 Twitter 关注者一起迁移。你将被迫从头开始。
相比之下,如果某个时候你想更换你的网站托管商或者你用于新闻通讯的邮件提供商(幸运的是,电子邮件是独立的实体,可以在任何平台上工作),正如 Chris 在前述博文中所说,你的客户“*[…] 仍会访问相同的 URL 到达你的网站,他们仍会从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收到你的新闻通讯。*”
我肯定有些地方是不应该托管我的内容的,对吧?我到底在优化什么呢?
我建议避免任何存在内容锁定的地方。你想要优化的是未来的可移植性。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轻易地导出你的全部内容历史(例如,博客文章)并将它们迁移到其他地方,就不要使用该服务。如果你的内容被锁定在一个服务中,并且在某个时候该服务决定你不再是受欢迎的客户,那么你为让客户能够访问这些内容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在瞬间化为乌有。优先选择那些允许你以开放格式发布内容的网站,例如 Ghost。
如果你要使用的服务将内容存储在一种你无法轻易整体访问的专有格式中,请始终保留自己的副本,并定期导出托管的内容。你应该能够在当前网站发生任何问题时,在新网站上恢复它。
那顶级域名(TLD)呢?在注册我自己的域名之前,有什么特别需要考虑的吗?我应该选择
.com
还是.xyz
也可以用?
提醒得好!是的,选择一个具有普遍良好声誉和未来持久性的 TLD!你要确保你的注册商(registrar)和注册局(registry)都是或多或少可以信任、不会一夜之间消失的实体。任何传统的 .com
、.net
或 .org
都很棒。.dev
,就像这个博客正在使用的,也不错。某些国家特定的 TLD(称为 ccTLD,即“国家代码顶级域名”)也很棒,例如加拿大的 .ca
(不过你需要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公民才能注册)或欧盟的 .eu
(但要注意,如果一个国家离开欧盟,就像英国脱欧时那样,你可能需要迁移出该 TLD)。像 .xyz
、.io
或 .zip
(是的,它是真实的,而且并不怎么样)这样的 TLD 可能会有点风险,原因包括与垃圾邮件内容的关联、对新政治发展的依赖,以及普遍的不信任感。这并不是说你永远不应该使用它们,但如果可能的话,请优先选择更成熟的 TLD。
作为最佳实践,我还强烈建议在你的域名在哪里和你托管内容的地方之间进行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如果你使用 Cloudflare 托管内容,不要在那里注册域名 —— 把它放在像 Porkbun 或 Namecheap 这样的注册商那里。这样,如果你的账户因任何原因被托管商终止,你也不会因为无法访问你的域名来指向另一个托管商而束手无策。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 —— 如果你好奇想看看网上其他人建立自己家园的地方,可以看看 BlogScroll。
2. 永远不要把所有工作都集中在一个网络上
如果你想让你的作品在现代被看到,很可能你必须使用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现有社交网络。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YouTube 在确保人们发现我的视频内容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我在那里为我的播客采访嘉宾。但与此同时,我仍然在自己的网站上托管播客。播客的音频和视频对任何人开放下载,即使他们不在 YouTube 上,人们也可以在其他聚合器上找到它。当我谈论播客时,我不仅仅指望 YouTube 为我的内容带来流量 —— 我会在 Bluesky、LinkedIn 甚至 Mastodon 上谈论它。在录制的节目中,我引导人们访问 theworkitem.com
作为他们应该查看更多内容的目的地,而不是任何一个网络平台。他们可以从网站上找到指向这些平台的链接。
接下来的一年,我将在我的博客和播客上整合新闻通讯(newsletters),因为我想建立一种直接连接到我的受众的方式,无需任何中间人。邮件提供商是谁并不重要,因为电子邮件是通用的,可以根据需要在供应商之间轻松转移。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来源网络图谱,让你的个人网站成为那些想关注你冒险经历的人的最终目的地。你的网站可以为这些平台带来新的受众成员,反之亦然。
1 | graph LR |
你还需要确保你的网站能够促进那些人们集中的渠道上的受众增长 —— 如果有人在 Hacker News 上偶然发现了你的博客文章,让他们很容易发现你也在 Mastodon 或其他该访客可能已经常去的网络上。摆脱单一网络的影响,可以确保你为你的受众和内容可见性建立一些韧性。
这里的要点很简单 —— 确保你不会过度专注于仅在一个渠道上建立受众,因为任何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就像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财务和人际关系)一样,多元化是关键。使用 Facebook,但也要确保人们可以在 Bluesky 上找到你。在 Instagram 上分享精彩照片?太好了,同时也在你博客的相册中分享它们,并添加一些背后的故事以及关于你拍摄照片地点的链接。
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热爱播客至今仍以其纯正的 RSS feed 形式存在的原因 —— 没有哪个网络可以声称他们拥有播客这个概念。我可以在任何可用的播客应用上收听我最喜欢的播客,因为它们只是链接在 XML 文件中的音频文件。就是这样。这已经是最开放的形式了。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托管文件,而 feed 本身可以由任何人创建。虽然我确信像 Spotify 这样的服务会继续尝试围绕播客生态系统建立围墙花园,让人们发布 Spotify 独家节目或整合其他播客应用无法使用的 Spotify 特定功能,但我很高兴看到迄今为止这些努力除了少数几个节目外未能获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绝大多数播客都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网络上,我无需 Spotify 账户就能收听它们。
顺便说一句,当我谈到使用现有社交渠道作为受众漏斗顶端时,请不要对这种策略感到任何羞耻 —— 还记得 Facebook 自己曾建立了一个“桥接机器人”(bridge bot)来将 MySpace 的网络用户导入他们的生态系统吗?
Facebook 通过为切换到 Facebook 的 MySpace 用户提供两个服务之间的桥梁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将你的 MySpace 登录名和密码提供给这个工具,它就会使用一个机器人登录你的 MySpace 账户,抓取你队列和收件箱中所有等待的消息,并将它们推送到你的 Facebook feed 中。你可以回复这些消息,然后机器人会重新登录 MySpace,将这些回复发布出去。
在发展你的空间方面,要像大型网络发展它们自己那样自利。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存在中心化,我们也有大量多样的工具,使你能够围绕你的资产做各种好事情,比如邮件列表(mailing lists)(想到了 Buttondown、Mailchimp 和 Kit)和盈利系统(monetization systems)(例如 Stripe、Patreon 或 Gumroad)。
3. 不要将外部网络视为链接农场
我在这里所说的一切都可能被解读为“把你的内容发布在你的网站上,把社交网络当作链接农场来为你的网站引流”,这与事实相去甚远。
那些只发布脱离上下文链接的社交媒体账户,对我以及你可能关心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兴趣。如果我看到一个账户只做这个,我会立即取消关注。如果我想要的只是链接,我会订阅 RSS feed。有趣的是,这种行为正是许多我参与过的 Slack 和 Discord 上“封闭”社区衰落的原因 —— 人们用它们来推广自己的博客和其他内容,最终变得毫无用处,因为每次访问,我都会看到一百个链接,却没有任何相关的讨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利用其他渠道与社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寻求反馈。建立融洽的关系。你是在建立一个社区,而不是用自我推广的内容进行信息轰炸。这将使你能够引导他们到更有利于长期培养和发展你的受众的地方。
4. 如果可能,在自己的地盘而不是别人的地盘上构建你的核心价值
我看到一些人在 YouTube 上应用了这种策略,我觉得这很聪明。比如说,你以教人们如何使用 CSS、JavaScript 或其他任何东西而闻名。你在 YouTube 上发布部分内容,但要确保大力推广你在自己网站上管理的课程(包括盈利)。这样,你就完全跳过了依赖大型网络获取收入的需求 —— 你仍然将其维持为一个漏斗顶端的渠道,但核心在你自己的地盘上。你拥有分发权,而“营销”渠道只不过是你系统中的“插件”。你仍然希望它们可靠,但你不用担心其中一个掉线。
5. 一个拥有 1,000 名成员的邮件列表胜过一个拥有 10,000 名关注者的社交媒体账户
这个观点贯穿了本文,但为了再次明确 —— 电子邮件是一种通用协议,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随身携带。如果你有一个包含 1,000 名对你所说内容感兴趣的社区成员的邮件列表,你可以永远保留它(或者,直到他们取消订阅)。而一个社交媒体账户可能因为 CEO 决定不再推广你而在一周内“消失”。不喜欢 Substack?没问题 —— 你带着这些电子邮件地址迁移到 Buttondown。但你无法对任何社交网络上的受众做同样的事情。
根据经验之谈,那些将电子邮件地址托付给你的人,也比社交网络上的混杂关注者群体对阅读/观看/收听你的内容投入得多,但这可能是近因效应(recency bias)。
始终倾向于开放和可移植的标准。
6. 始终给人们提供回到你所拥有的“家”的途径
写了一篇博客文章?不要只是把全部内容复制粘贴成一篇 LinkedIn 帖子。发布一个摘要,然后附上指向你网站的链接。分享一集新的播客?与其在推广它的 LinkedIn 帖子中链接到 YouTube 视频,不如链接到你网站上的该集页面,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如何在他们喜欢的播客应用上订阅,通读该集的文字记录,甚至查看嘉宾可能分享的资源。我在这篇文章中谈到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你受众的漏斗顶端。
是的,你的一些帖子可能会被降权,但这没关系,因为有些不会。我看到有人在 Bluesky 和 LinkedIn 上以链接形式分享我的内容,这为我的邮箱带来了不少建议、反馈和想法。在你的个人简介或任何网络允许你自定义的地方,放上指向你网站的链接。
这不是要让你与主要网络隔离开来,而是要利用它们为你服务。我的内容住在我的家里,如果你想看更多 —— 请到 den.dev
来。
7. 维护你的家
如果你的房子杂草丛生,人行道破裂(恭喜你,你制造了一个绊倒人的隐患),内部布满灰尘,那么高质量访客光顾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同样适用于你的互联网资产。
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持续回访的受众群体,请确保你的网站、博客、作品集或照片库保持良好状态。它不需要像素级完美,但需要表明作者仍然在那里,并且有理由让人驻足。如果你把所有东西都发布到 YouTube,链接到你的网站,而网站的最后一次内容更新是在 2004 年,那并不能让那些在 YouTube 上发现你的人相信他们也应该看看你的博客 —— 他们只会继续在 YouTube 上看你。
8. 让你的受众能够在一个开放的论坛上与你互动
尽管我非常渴望正规论坛的时代能够回归,但这在大规模上可能是一场已经失败的战争。但我不需要赢得这场战争 —— 我想与关心我所构建内容的小众受众互动。为此,尽可能利用那些促进开放互动、可被发现和索引的工具。Discourse 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如果你的预算有限,可以借助 Utterances 在你的博客上将评论集成 为 GitHub issues,就像你在这里 den.dev
上看到的那样。
后者对我的博客尤其有益。有一次,我与一位社区成员就 Halo 电影格式逆向工程进行了一次非常长的讨论 —— 所有内容都可供将来任何人轻松查阅。
避免将你的社区锁定在 Discord、Slack 或任何其他将你的内容锁定的专有和隐藏服务中。
9. 不要担心完全控制
拥有自己的一片互联网天地并不是某种“纯洁性测试”,要求你必须从头开始设置 Apache 服务器,托管自己的邮件服务器,或者维护一个运行在十七代 Gentoo Linux 上的自制静态网站生成器。
在某个时刻,你将不得不依赖其他系统并放弃完全控制。你可能会使用 Azure 进行托管,使用 Porkbun 获取域名,使用 Cloudflare CDN 处理图片,使用 GitHub 进行内容备份,使用 AWS S3 存储大文件等等。我绝不是想逼你去搭建你的车库服务器,并处理随之而来的所有事情。
没有所谓的云,那只是别人的电脑。
目标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能够利用现成的工具和服务,构建一个你拥有完全控制权且具有良好灵活性的东西。没有任何服务或工具能保证永远不过时。就像极端情况(Eminent Domain,政府征用权)可能导致你失去你购买的房子一样(这个类比在这里有点不恰当,因为在政府征用案例中,政府会支付房产费用,但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网络资产上。但这仍然比依赖某个第三方平台将你的利益置于其计划前列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10. 渐进优于完美
你的网站不会从第一天起就完美无缺。你会在可发现性上遇到障碍。你会发现第一个月在 Google 上根本找不到它。没关系。你可以挺过去。继续写作和发布你学到的东西、看到的东西,或者你以其他方式经历过的事情。记录你的过程。分享你的笔记。写下你这个周末头脑风暴的成果。
培育你的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随着发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张照片,它都会对后来发现它的人变得越来越有趣。
结论
我希望以上内容能激励你去寻找一种方式,在网络上获得你自己的地块,并在上面建造你的房子。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做。但是,围绕那些能够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人发展的独立网络(indie web)空间越壮大,我们自己的生态系统就越有活力,而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网络又算什么呢。
等一下。你刚才提到了 “indie web”,而且整篇文章都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你是不是在谈论 **Publish (on your) Own Site, Syndicate Elsewhere (POSSE)**?
确实如此!我上面谈到的很多内容受到 POSSE 的启发并基于它。拥有你自己的 URL!
做自己的互联网房东,而不是租客:拥有你的数字内容与主权(译)
https://liduos.com/be-a-property-owner-not-a-renter-on-the-internet.html